
绿色,湖南发展底色
——“十四五”,我们期盼什么样的湖南①
邹晨莹
“绿水逶迤去,青山相向开”,这般诗情画意,凝聚着人们的共同向往和美好追求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、生活条件的改善,生态环境在人民群众心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。在省政府门户网站开设的“我为湖南省‘十四五’规划建言献策”专栏中,诸多建议和意见蕴含生态价值观,这是“十四五”建设美丽湖南最深厚的推动力。
绿色是生机。湘西锰矿储量居全国第二,乱开滥采曾让生态环境急剧直下。现实强烈警醒人们,尊重自然、保护自然才有未来。2010年以来,湘西州重拳出击整治矿业,关闭注销露天矿山781个;近5年来,投入4.41亿元修复生态,让5030亩矿山重披绿装……和湘西一样,我省不少资源依赖型地区凤凰涅槃,走出了绿色转型之路,成为“两山”理念最生动的注脚。坚持生态优先,高质量发展才有根基。
绿色是幸福。散步有公园,抬头有蓝天,吃的是无公害,喝的是清洁水,身边有鸟语花香,城外有青山绿水,在许多人眼里,这才是“幸福标配”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正因为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才能让蓝天白云、繁星闪烁不再稀缺;正因为持续推进“一江一湖四水”系统联治,才能将清水绿岸、鱼翔浅底还给百姓。始终把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,在污染治理上狠下功夫,“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,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”的美好愿景就能成为生活日常。
绿色有价值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、最大优势、最大品牌。生态环境的“价值”,不仅仅指弥足珍贵的生态价值,更有可以变现的资源价值、可供消费的使用价值。距离凤凰县城不远的廖家桥镇菖蒲塘村,有人在自家院里精心培育着红心猕猴桃,一年光卖嫁接苗就有两三万元收入;有人在电商平台全程记录猕猴桃的点滴生长,凭借“绿色、健康、口感”,把土货和风景轻松卖到全国各地。这个海拔不高的小山村,却从山脚、山腰到山顶,崛起一条绿色产业链。这些年来,依然是与水为伴、靠山致富,湖湘儿女不再一味索取,而是将绿水青山视为幸福生活的“靠山”,彼此紧紧依存。做好治山理水、显山露水的文章,既能催绿生活空间,也可以丰富生态资产,为永续发展预留更大可能,创造的是买不来也借不到的绿色财富。
民之所盼,政之所向。让森林走进城市,让绿色遍布乡村,让河湖扮靓山川,三湘四水将闪耀更加悦目的颜色,“十四五”的湖南将展现更加动人的图景。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湖湘情怀,党媒立场,登陆华声在线官网www.voc.com.cn或“新湖南”客户端,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责编:彭月娥
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
邵东市委“两新”工委全体(扩大)会议召开
省督查组来邵东市督查调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
付凯军调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时强调:坚守安全底线 科学有效防治
付凯军到邵东市信访局接访:用心用情依法依规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
罗健康到火厂坪镇调度当前重点工作
邵东市召开2026年度居民医保参保缴费工作推进会
邵东市召开安全生产、信访维稳工作调度会
周剑锋为邵东市中青班及乡科级副职干部进修班授课
下载APP
分享到